小區里沒有垃圾站,垃圾桶排隊上了街
楚天都市報8月3日訊(見習記者尹鑫)漢陽區廣電蘭亭都薈小區居民反映,今年以來,小區3號門門口的國博大道路段變成了垃圾轉運點,小區居民每天的生活垃圾都存放于此,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運走,幾十個垃圾桶散發的氣味實在“酸爽”,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處置,還一條清潔衛生的道路于民。
8月1日下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該小區3號門附近看到,約40個裝滿垃圾的桶存放于國博大道輔路上,綿延數十米,因為垃圾裝的太滿,桶蓋蓋的不嚴實,都是翹著的。垃圾桶兩側時不時有車輛和行人經過。記者采訪了五六位小區居民,多數人表示夏天垃圾臭味難以忍受,但不知如何解決。
裝滿了垃圾的垃圾桶
武漢廣美家園員工王師傅正在轉運小區內垃圾桶,他告訴記者,小區有16棟樓,每棟有2個單元,每天早上5點半到6點半,下午3點半到5點半,分別有兩名師傅收集轉運垃圾,一人負責8棟。而環衛車每天早上把大概70桶垃圾運走后,他們再把空垃圾桶還原回小區,早的話8點能搞完,有時會到9點。“我也不希望把垃圾桶外移到大街上,早上環衛車來時,我們還得把人行道上的共享單車移開。”王師傅說。
武漢鑫廣電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蘭亭都薈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蘇先生介紹,小區現有3700多戶居民,入住率很高,環衛工人不可能進入小區一棟一棟地清運垃圾,因此讓保潔先將垃圾桶集中于國博大道輔路。“那條路比較寬,而且不影響交通,可以說對所有業主影響最小。”蘇先生說。
漢陽區江堤街江騰社區居委會負責衛生工作的葉先生告訴記者,蘭亭都薈小區有一萬余人,每天產生的垃圾一般達到150-160桶,而江堤街環衛所負責13個社區大約百余個小區的生活垃圾清運,由于環衛所工作人員有限,如果不集中轉運,而是一棟一棟清運需要40多分鐘,耽誤時間長了會影響其他小區的垃圾轉運工作。以前物業在小區內設置過臨時垃圾轉運點,但招致附近居民強烈反對。葉先生說,該小區在當初規劃的時候就沒有垃圾轉運站,而環衛車集中傾倒垃圾的位置,開放時間很有限,環衛所只能每天早上清運一次,造成下午的垃圾積壓。
8月3日,漢陽區江堤街環衛所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國博大道上垃圾積存問題由來已久,他們已經被投訴了好幾次,為此也感到很無奈,環衛所曾經和物業公司溝通在小區內設置封閉式垃圾房,物業公司也愿意出錢,但垃圾房選址點附近的居民強烈反對,只能作罷;另一方面,垃圾中轉站下午不開放,一天多次清運垃圾也不可能,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小區自建垃圾轉運點。
此文章來源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006660515061024&wfr=spider&for=pc
提示:此文章知識已有人閱讀過!